昵称: 海上苏武
出生地点: 湖南长沙
逝世地点:
台湾台北
效命: 中华民国
隶属: 中华民国陆军
服役年份: 1925-1972
军衔: 陆军一级上将
部队: 教导第一团侦探队第一排
参与战役: 东征、北伐,
中原大战, 长城战役,
兰封会战,滇西缅北战役,第二次国共内战
获得勋章: 青天白日勋章
历任:国军第二师中将师长,税警总团总团长,第八军军长,成都中央军校教育处处长,第六分校主任,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,中央训练团教育长,第五编训司令部司令官,第一兵团司令官,台北卫戍司令,陆军总司令,总统府参军长,台湾警备总司令,台湾省主席,国防部长,总统府战略顾问。
民国初年
民国十四年一月
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,初任教导第一团侦探队第一排中尉排长。历东征、北伐,中原大战。1930年,时任第一师第二旅少将旅长,7月11日深夜,敌军突破防线,情势紧急,因率部3个团,收复李坝集,成功的保护坚持在柳河车站指挥的蒋中正。1932年升任陆军第2师中将师长。
抗战时期
1933年3月13日(民国二十二年),时任第二师师长,奉命接第二十五师(师长关麟征)南天门防务,防守黄土梁,南天门,八道楼子等险要阵地,参与长城战役。此役为日寇侵华之第一场血战。战役结束后,因战功获颁青天白日勋章。
1937年8月13日(民国二十六年),
淞沪战争爆发,16日黄杰奉派为陆军第八军军长兼税警总团长,参与淞沪战役。因孙立人是税警总团第二支队司令,黄杰算是孙立人的老长官。
1938年,第八军参与
兰封会战包围土肥原师团,在此役第八军因归德失守导致兰封包围网全盘崩溃,也间接造成了后来的花园口决堤。此役后黄杰被撤职冷冻至中央官校桂林分校担任分校主任,直到1943年远征军重组时复职出任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六军军长。先后参加过强渡怒江和反攻腾冲外围的战斗。
1944年9月黄杰接替
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职务并兼任前敌总指挥,具体指挥对龙陵的三次围攻。这期间,他根据龙陵日军外围阵地丧失、城区守备力量不足的情况,充分发挥远征军在人员、武器方面的优势,三面夹攻、合力重击、尽用5天时间就击溃守敌,夺回了龙陵这个曾几次易手的战略要地,奠定了远征军反攻胜利的基础。攻克龙陵后,继而指挥第十一集团军克复芒市、遮放、畹町四大据点,打通中印公路。
当局疑虑
? 抗战胜利后,黄杰派往训练单位,显见已非当局权力核心人物。
1949年12月前
云南省主席卢汉投共,黄杰就近未即时发现阻止,更是引起蒋之疑虑。
黄杰领三万军队,撤往越南富国岛(其部队后称为富台部队),人称“海上苏武”;直到1953年6月方与此部队至台湾,并整编为海军陆战队。
1953年8月,发表任台北卫戍司令,重返国民党权力核心。9月,晋升陆军二级上将。
台湾时期
1953年,担任台北卫戍司令。
1954年,取代孙立人,升任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。
1957年,调任总统府参军长。
1958年,调任警备总司令。
1960年,晋升一级上将。
1962年起担任台湾省主席,任内颇多实用建树:开辟修建南横、曾文水库、澎湖跨海大桥,颇受赞誉。
1969年起担任
中华民国国防部长。
1944年发生的滇西反攻作战,终于为黄杰一洗前耻。
从监狱出来后不久,蒋介石任命黄杰接任第十一集团军司令,负责滇西反攻作战事宜。
面对着作战地图,黄杰眉头紧锁,要想破龙陵,先要啃松山这块硬骨头。日军第五十六联队的工兵八个月苦干,把个松山建得如铜墙铁壁。大小堡垒如星罗棋布,均用碗口粗的树干盖上数层,再覆以一公尺以上的泥土,中间还铺盖着厚钢板。碉堡群之间配有各种重炮、迫击炮、轻重机枪,组成强大火力网。另外,在这一要塞阵地中还设有粮食库、弹药库、被服库、材料库,以及一个小型发电站,粮弹储备均在半年以上,守军兵力多达三千余人。所以,日军狂言:中国军队不阵亡十万人,休想夺取松山。
黄杰他就不信这个邪,挥师几经激战终于拿下了松山这块硬骨头,他曾在回忆录中描述了松山之战的惨烈:“在松山,没有一颗树上没钻有子弹,没有一片树叶没有弹孔。第八军在这里长眠着六千勇士,终于踏上了松山的山头。”11月初,他指挥4个军11个师,攻占龙陵,中旬攻占芒市,12月初克复遮放,翌年1月中旬攻克畹町,消灭了侵入滇西的日军。旋越过国境,进入缅甸,继续追击日军,并于1945年1月27日与中国驻印军及盟军美军在芒友胜利会师。黄杰指挥的这次反攻滇西缅北战役,经8个月浴血奋战,以伤亡4.8万多人的代价,击败日本侵略军56师团,打通了中国到缅甸、印度的国际交通线,对争取同盟国对中国抗战的物资援助起了重要作用。因指挥对日作战有功,美国政府授予其“自由勋章”;国民政府授予其“云麾勋章”。1945年3月,中美盟军准备向日军发起总反攻,成立中国陆军总司令部,他出任第1方面军副司令官兼中印公路东段警备副司令,参与指挥了对日反攻作战,为抗战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赠罗振西将军 (四十六年任陆军总司令振西副之)
自份胸中有甲兵 丁年携手请长缨 惯从星饭思矫厉 一勃风雷悟再生
? 入梦轻裘依故剑 关怀肥马出龙城 谁怜白发飞明镜 黄埔雄心老更横
“抗日以来,建勋最多,辛劳最甚。”
(《民国高级将领列传》(6),第271页) 〔解读〕 1943年1月,黄杰调任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(总司令宋希镰)兼第六军军长,驻扎滇西加入远征军作战序列。他以一部分兵力在腾冲北部地区游击,其余在永平、下关一带担任守备,次年5月,中国军队对滇西的日军实施反攻,第六军归入防守集团军作战序列,他以主力担任防守怒江东岸之责,以第三十九师的一个加强团由打板着、双虹桥渡江,向红色树攻击。11日黄杰指挥该团在惠通桥上游附近渡河成功,12日,攻占了红色树东北各高地。随后,远征军长官司令部即以主力渡河扩张战果,将部队分为两个集团军,以腾冲、龙陵为目标攻击前进,期与驻印军会师缅北。黄杰的第六军归于左集团军的作战序列。25日,攻占红色树据点,进袭腾冲,协助右集团军的第二十集团作战。
9月,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奉调入重庆陆军大学将官班受训,黄杰代理总司令,指挥第二、第六、第五十三、第七十一军和炮兵第十团、重迫击炮第七团混合营、通信兵第九连等特种部队,及滇康缅特别游击队第一、二、三纵队,负责攻克龙陵、芒市、遮放、畹町四大据点,打通中印公路,重开国际交通线。11月3日晨,攻克龙陵,歼灭日军10620人。22日,进逼芒市。在二十集团军的配合下,他以第七十一军、第六军担任正面攻击,命第二军由左翼沿党练、平戛实施迂回。占领芒市外围要点后,即指挥主力部队向芒市发起攻击,以一部分在芒市至遮放公路各要点之间穿插,致敌于三面包围之中。见日军被迫撤退,又令所部追击至遮放。遮放城外有一个南坐寺,系遮放的大门,也是守备芒市的必须占领的阵地。占领了南坐寺,就可以直攻遮放。因此,他命八十七师猛烈攻击,几经肉搏激战,于28日晨占领该寺。12月1日即攻克遮放,全歼日军1034人。
1944年12月26日,黄杰率部协同友军发起对畹町的攻击。畹町以北之回龙山,形势险要,系畹町的天然屏障。日军在山上修筑了坚固的工事,凭险固守,几次强攻均未奏效。黄杰便命战斗力强的七十一军加入战斗。次年1月8日晚,他与第七十一军军长陈明仁来到前线指挥所,研究敌情、地势及连日战况,决定在10日派第七十一军八十八师占领攻击阵地,对回龙山实行中央突破,即在占领回龙山后,便钻隙突进,击破畹町之敌。这时,远征军总部美军联络员司德上校、费尔特中校、白古拉少校偕同美国记者白修德,来到前线指挥所访问黄杰。他们说:“畹町战况,美方魏德迈将军(时任联盟国军中国战区参谋长)对伊颇有烦言,并说如果战事仍无进展,尔后的空军协助将发生困难”。黄杰听后,十分恼怒,说:“我倒要告诉魏德迈将军,你们曾经判断本集团军当面的日军只有五百人的兵力,现在据俘虏供称,并从得到敌人文件证实,本集团军当面之敌,实为日本第五十六师团全部,辖一四八、一四六、一一三共三个联队,敌人兵力强大,凭险固守,故我各部队攻击进展迟缓。”同时表示:“我国军作战目的,系为世界和平,为人类正义而战,为国家独立而战。敌人未完全消灭,我国军无论在任何状况下,亦必作战到底,到敌人完全消灭而后已!”10日,他以陈明仁的七十一军担任主攻任务,并亲自指挥部队展开强攻,当天便将回龙山攻下,致使日军陷于一片混乱之中。黄杰见敌军已经动摇,即令部队向畹町钻隙突进。1月20日,完全占领了畹町,歼敌3920人。畹町攻克后,中印公路也随即打通。黄杰获得了蒋介石的表扬:“第十一集团军黄总司令勋鉴:3月25日报告悉,滇缅国境会战,山河重光,功在党国,希转和所属官兵,保持过去光荣,努力整训。”为嘉奖其功,国民政府授予三等云摩勋章,美国政府也授予自由勋章。